口血未干的成语故事

拼音kǒu xuè wèi gān
基本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口血未干的典故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打仗,晋国联合鲁国进攻郑国,郑国见他们来势凶猛,只好派代表公子马非到戏地与晋国大将荀偃歃血为盟,签订合约。不久,楚国派兵来进攻郑国,晋国坐视不救,公子马非认为晋国口血未干而不救就与楚结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血未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 臭名远扬 |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 昂首挺胸 |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 高步阔视 |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 
| 蝶粉蜂黄 |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 百无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 不治之症 |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