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元代]:胡助
						
						
						
						
							 维昔渡江跸,近在千里甸。吴门治清静,西浙称道院。
兴怀庆历初,百岁如过电。孰有范公贤,皋夔素同传。
天平表先茔,泉台封土竁。巍巍忠烈祠,乡社春秋荐。
伊余从北归,老色日上面。万象供冥搜,四维喜安奠。
重游会主人,奉尝益繁衍。席珍柳太常,险语情眷恋。
我语上濑船,苦思劳挽牵。征途春事残,僧窗夏阴转。
古木蟠夭矫,新篁剥葱茜。水影澄心空,山色照眼绚。
冯高见黄云,残秋行饱面。少饮有馀欢,遐览竟忘倦。
时惊苍石耸,閒悦晴禽转。共惟吏部公,台斗不肯践。
颇好偕文士,幽讨穷林巘。嵌崖白云泉,掬手玩清泫。
煮茗味独奇,醉来和月咽。凉风吹客衣,激激散冰霰。
亦有星源尹,怡颜时自眄。琢句近大雅,放怀即私燕。
文学吴越裔,书工篆隶变。载道灵岩游,山路亦云便。
鸱夷去已久,西子宁复见。徘回响屧廊,尚想吴王殿。
姑苏走麋鹿,会稽贡竹箭。高唱《白苧》词,漓风日以扇。
邈哉季子心,阴述唐虞禅。兴亡属时运,成败谈俚谚。
吴中美浮图,题榜率轻狷。正尔涧谷惭,敧倾袭京卞。
  
							
							 維昔渡江跸,近在千裡甸。吳門治清靜,西浙稱道院。
興懷慶曆初,百歲如過電。孰有範公賢,臯夔素同傳。
天平表先茔,泉台封土竁。巍巍忠烈祠,鄉社春秋薦。
伊餘從北歸,老色日上面。萬象供冥搜,四維喜安奠。
重遊會主人,奉嘗益繁衍。席珍柳太常,險語情眷戀。
我語上濑船,苦思勞挽牽。征途春事殘,僧窗夏陰轉。
古木蟠夭矯,新篁剝蔥茜。水影澄心空,山色照眼絢。
馮高見黃雲,殘秋行飽面。少飲有馀歡,遐覽竟忘倦。
時驚蒼石聳,閒悅晴禽轉。共惟吏部公,台鬥不肯踐。
頗好偕文士,幽讨窮林巘。嵌崖白雲泉,掬手玩清泫。
煮茗味獨奇,醉來和月咽。涼風吹客衣,激激散冰霰。
亦有星源尹,怡顔時自眄。琢句近大雅,放懷即私燕。
文學吳越裔,書工篆隸變。載道靈岩遊,山路亦雲便。
鸱夷去已久,西子甯複見。徘回響屧廊,尚想吳王殿。
姑蘇走麋鹿,會稽貢竹箭。高唱《白苧》詞,漓風日以扇。
邈哉季子心,陰述唐虞禅。興亡屬時運,成敗談俚諺。
吳中美浮圖,題榜率輕狷。正爾澗谷慚,敧傾襲京卞。
 							 
						 
						
													
					 
					
				 
																
				
				
					
					唐代·胡助的简介
					
									 元婺州东阳人,字古愚,一字履信。好读书,有文采。举茂才,授建康路儒学录。荐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卒。有《纯白斋类稿》。 
				
胡助共有诗(52篇)				
				 
				
				
					
					
						宋代:
						李曾伯
					
					
					
					
						 皇天祚宋启真儒,手钥秦关镇蜀都。
方策有之伊吕偶,规模如此汉诏无。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模如此漢诏無。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南北朝:
						邹浩
					
					
					
					
						 芜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车悬■。后日知谁同,蝉声犹暮多。
 
						  蕪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宋代:
						周邦彦
					
					
					
					
						 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
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讴。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明代:
						徐渭
					
					
					
					
						 颈则长,喙则鸟。胆罢县,吴为沼。吴胆先,王胆后。人知之,谓王踵其报。
嗟嗟王将奈何。胆与矢,尝孰难。王兼尝,吴以歼。王若辛,孰肥甘。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後。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将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