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送王师范)
[唐代]:元稹
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骏骨凤毛真可贵,
冈头泽底促足论。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自兹心洽迹亦洽,
居常并榻游并轩。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
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时寻沙尾枫林夕,
夜摘兰丛衣露繁。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
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为君再拜赠君语,
愿君静听君勿喧。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沉浊澄浚源。君今取友由取士,
得不别白清与浑。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酬所恩。昔公为善日不足,
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返拜之仪自此绝,
关雎之化皎不昏。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
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别袂可扪不可解,
解袂开帆凄别魂。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上元萧寺基址在,
杭州潮水霜雪屯。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房杜王魏之子孫,雖及百代為清門。駿骨鳳毛真可貴,
岡頭澤底促足論。去年江上識君面,愛君風貌情已敦。
與君言語見君性,靈府坦蕩消塵煩。自茲心洽迹亦洽,
居常并榻遊并軒。柳陰覆岸鄭監水,李花壓樹韋公園。
每出新詩共聯綴,閑因醉舞相牽援。時尋沙尾楓林夕,
夜摘蘭叢衣露繁。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遠結迢迢婚。
簡書五府已再至,波濤萬裡酬一言。為君再拜贈君語,
願君靜聽君勿喧。君名師範欲何範,君之烈祖遺範存。
永甯昔在掄鑒表,沙汰沉濁澄浚源。君今取友由取士,
得不别白清與渾。昔公事主盡忠谠,雖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陳露酬所恩。昔公為善日不足,
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與,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貴主,公執舅禮婦執笲.返拜之儀自此絕,
關雎之化皎不昏。君今遠娉奉明祀,得不齊勵親蘋蘩。
斯言皆為書佩帶,然後别袂乃可扪。别袂可扪不可解,
解袂開帆凄别魂。魂搖江樹鳥飛沒,帆挂樯竿鳥尾翻。
翻風駕浪拍何處,直指杭州由上元。上元蕭寺基址在,
杭州潮水霜雪屯。潮戶迎潮擊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為題羅刹石,古來非獨伍員冤。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共有诗(562篇)
明代:
李时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孔子五十齡,欣然常讀易。讀至損益時,喟然自歎息。
益者終必損,損者必見益。持盈在守謙,履盛當自抑。
明代:
朱同
过门未识子全面,久矣逢人说项斯。宦志已灰更变后,宗枝还念未分时。
曾杨近古无神术,卢扁于今有国医。尚拟好风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园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拟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清代:
姚燮
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斤将伤到鼻,燃已急当眉。
云压三江动,乌啼万井危。要津犹可据,吾忆李鸦儿。
敢肆鮮卑膽,來從内地窺。斤将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雲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元代:
张昱
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
当时尚词赋,六义谁作意?虽非大雅言,颇有风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唐代: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