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国风·邶风·燕燕

国风·邶风·燕燕

[两汉]: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国风·邶风·燕燕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注释

燕燕:即燕子。

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瞻:往前看;弗:不能。

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将(jiāng):送。

伫:久立等待。

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

塞(sè):诚实。渊:深厚。

 终…且…:既…又… ;惠:和顺。

淑:善良。慎:谨慎。

先君:已故的国君。

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54-55页

国风·邶风·燕燕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毛诗序》记载是“《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地的诗。

参考资料:

1、叶当前. 《诗经·邶风·燕燕》诗本事的纷争[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4-47.

国风·邶风·燕燕鉴赏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

  前三章开首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朱子语类》赞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阳春三月,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然而,诗人用意不只是描绘一幅“春燕试飞图”。而是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此所谓“譬如画工”又“写出精神”。接着点明事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父亲已去世,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更见离情别绪之黯然。然而,千里相送,总有一别。远嫁的妹妹终于遽然而去,深情的兄长仍依依难舍。这里诗歌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感人的情境:“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先是登高瞻望,虽车马不见,却行尘时起;后是瞻望弗及,唯伫立以泣,伤心思念。真是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鬼神可泣。这三章重章复唱,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四章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原来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国安邦的好帮手。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一章写人,体现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的极高评价。在写法上,先概括描述,再写人物语言;静中有动,形象鲜活。而四章在全篇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三章虚笔渲染惜别气氛,后一章实笔刻画被送对象,采用了同《召南·采苹》相似的倒装之法。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佚名共有诗(421篇)

猜你喜欢

题古中盘五松图

清代蔡新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绕佛阁 其二 东堂月夜,叠前韵

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来共鸥语。茶梦圆否。欲圆又破,梁间燕儿絮。

小园一亩。梧竹影里,窥见河鼓。风叶掀舞。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

清代李希圣

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

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

和亶甫夜字

宋代彭汝砺

雪轻不自持,风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岛,鸿鹄云中下。

飞腾障空虚,细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 其二

明代李东阳

空山野食无烟火,灵籁天声自管弦。我亦从今断荤饮,为公重和石斋篇。

杂兴十首 其一

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处暗危机,脱迹红尘入翠微。清水一竿张钓具,白云四壁挂樵衣。

马惟画骨空嗟瘦,龙不点睛那解飞。差有陈编相伴住,时将诗句洗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