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高衡孙的诗 > 高塘桥

高塘桥

[宋代]:高衡孙

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润何功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高衡孙简介

唐代·高衡孙的简介

宋庆元鄞县人。高闶从孙。累官户部侍郎、知临安府。史宅之括浙西公田,官属皆增秩二等,衡孙知不便,独辞赏。后以寿终。

高衡孙共有诗(1篇)

猜你喜欢

赠别潘稼堂简讨二首 其二

清代陈恭尹

去是新秋来是冬,一年踪迹岭云中。犹同遁世人无闷,独有名山路未穷。

采砚每逢蕉叶白,买舟频系荔支红。罗浮括入归囊里,曾否江门梦钓翁。

葛岭

清代朱方蔼

言访神仙宅,攀藤石磴闲。泉声春雨涧,人影夕阳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还。劳劳尘土梦,愧我几时闲。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二

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菩萨蛮 其五

清代毛奇龄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御赐圆通禅寺后以诗寄善世全室

蒲庵禅师

龙河再镇感皇情,倡道从来属老成。

睹史夜摩皆听法,震丹竺国总知名。